游泳池給水口、回水口屬泳池循環系統中的附屬配件,根據《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》中規定,其布置要求如下:
1)給水口的設置數量應滿足循環流量的要求,保證循環水凈化后水量滿足規定。
2)給水口的設置位置對池內水流的組織很重要,其位置要保證循環凈化水均勻進入到池內各個角落,并均勻推動水流向前或向上流動,不產生短流、渦流、急流和死水區,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池水水質均勻。
3)給水口應具有調節出水量的功能。

池底給水時布水方式應符合如下規定:
1)滿天星布置:將給水口均勻布置在每條泳道分割線在池底的垂直投影線上,間距不宜超過3.0m。深水區的給水口可以少一些,淺水區可以多一些,以滿足不同循環周期的要求。
2)條狀式布置:在平行游泳池長邊方向設置3-5條配水管。配水管上安裝給水口,間距為2.0m-2.5m。悉尼奧運會游泳比賽館就采用這種布置。
3)管槽式給水:在池底管槽內安裝用工程塑料制作的條形向外呈弧狀的可拆卸蓋板,其上均勻鉆有出水孔,水經槽內給水管從出水孔均勻進入游泳池內。
池壁給水時,給水口也有兩種布置方式:A.端壁給水;B.側壁給水。
1)池長為50時兩端布置給水口的優點是:①縮短水流行程(一般回水口設在池子中間的深水區,盡量使回水量均勻);②減少池底的沉積污物;③減少死水區。
2)池長為25時,因池子構造一端為淺水,另一端為深水,給水口可在淺水端壁布置,回水口設在另一端壁處池底,這種有利于將人多的淺水區較臟的池水及時更換,保證池水衛生符合要求。
3)在兩側壁布置給水口時,間距較大易造成短流甚至渦流,故對間距作出規定。
4)給水口在池水水面下的規定是為了:①保證余氯在池內有一定的停留時間和不被很快會發;②保證水質均勻。
5)池水水深超過2.5時,分層并錯開布置給水口是為了保證池水水質均勻。
兒童池、幼兒戲水池因水深較淺,池壁給水滿足本規程第4.9.3條的規定,且為防止池底回水口負壓抽吸,給幼兒造成安全事故。故推薦池底布水方式。
對給水口的構造及材質作出規定
1)喇叭形狀可增加水流擴散,減少直射流可能產生的渦流,根據國內外資料,本條規定擴散口截面積應大于接管截面積2倍。
2)由于給水口在配水管上的位置不同,管道阻力損失也不一致。這樣會造成給水口流量不一致,從而產生渦流。有了流量調節裝置,可以使給水水流均勻。
3)為保證給水擴散均勻應設格柵蓋板。格柵空隙的大小既應滿足水流擴散均勻,又不能使游泳者的手指、腳趾進入,保證安全。本規程中將原規定的成人池10、兒童池8均改為8。
4)為防止電位腐蝕,給水口材質應與循環水管道材質相匹配。給水口的材料應耐腐蝕、不變形、無毒,不再次污染水質,推薦采用銅和塑料材質。如采用不銹鋼材料,應選用能抗氯離子腐蝕的0017142(316)牌號不銹鋼。
由于游泳池和水上游樂池的池水循環凈化建立在稀釋理論基礎上,所以,池水凈化過程是一個逐步稀釋的過程,也就是把使用過的池水經過過濾凈化,使水得到澄清,再補充到泳池內,使池水始終保持在規定的水質潔凈程度內。因此,游泳池和水上游樂池給水系統的給水,必須做到池水表面平穩無波動、無渦流、無死水區;而其回水系統的回水口要不使水短流和有效地減少水中雜質的沉淀。對順流式循環系統還要注意,池內的表層水也要得到循環凈化處理。